第290章 一一捋清
作者:酒酿鱼丸      更新:2019-07-20 17:31      字数:2171

消息传来的当天,花重锦早产,当场就去了半条命。按着罗子规的话来说,若非当时常溪暮尚在襁褓之中,需要人保护,她当场就会随了常瀚海去了。

她顽强的带着常溪暮在无相派内活下来,且为了掩藏常溪暮的身份,一直都生活在自己的小院里,几乎足不出户。

而在常溪暮出生几个月后,罗清欢也出生了,这个时候罗子规和许青山还未和离,不过因着罗子规没法抛下门派,暂且住在了无相派。

黄折月对男人的厌恶日益加重,甚至想要驱散男弟子,且越看花重锦越不顺眼。

有了孩子,花重锦变得敏感了许多,发现黄折月可能对自己的孩子下手后,拜托了罗子规联络上清虚道人,打算将常溪暮转交给对方, 自己则是留下来另做打算。

那个时候,常溪暮不到一岁,罗清欢也只有半岁。

罗清欢:“娘亲说,师祖也许知晓她们的打算,并未阻拦。”

“不过这放任自流很难说,是留给花师伯一线生机,还是想要见到清虚道人。”

无须罗清欢提点,常溪暮大概也能猜到,黄折月厌恶男人的源头就是他的师父王清虚。

当日武林大会,郭旌旗说出王清虚已死的消息后,大受打击的,分明是他和黄折月。

不过看黄折月这态度,估摸是因爱生恨。

王清虚如约而来,就在无相派的山脚下接走了常溪暮,甚至邀约花重锦随他一起离开,他已经准备退隐江湖了。

花重锦拒绝了,谁也不知道她的打算,却又大概可以猜出她有必死之心。而无论如何,黄折月对她都有养育再造之恩,这一点罗子规也逃不掉。

“娘亲说,当日,师祖就在山门前等着,可清虚道人就真的只在山脚下和花师伯匆匆聊了几句,就带着你离开了。”

黄折月如此骄傲矜贵的一人,愿意屈尊侯在山门前,的确让人匪夷所思。可王清虚的态度就更让人深思了。

不过开山一代之间到底有何恩怨情仇,却非他们说能及,知晓的人越来越少,被岁月无情的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事实呢,娘亲说,清虚道人和常大侠并非外界所言的泛泛之交,实则是忘年交,关系很好,当年你未出世前,就打算让清虚道人收你为义子。”

当然,常溪暮要真做了王清虚的义子,就颇有些乱辈分了。

也许黄折月知晓这件事,才会放任自流。

“可清虚道人带着你离开后没多久,就宣布退隐江湖,带着蓬莱派的一干人等定居蓬莱岛,又设置不少障碍和迷阵,让蓬莱岛成为了孤岛。”

“而那之后,师祖就疯了般驱散了门派内的所有男弟子,且再也不收男弟子,又逼迫娘亲和许谷主和离,又将门派交给娘亲。”

常溪暮听了会觉得不大对劲,往事的时间一一捋清楚了,可他娘亲死于禁地又是怎么回事?之前罗清欢也说过,黄哲宇将门派交于罗子规后就闭关了。

在这中间,肯定还发生了甚么。

果不其然,罗清欢略显晦涩的开口。

“师祖在闭关前,去见了花师伯一面,然后花师伯就去了禁地,再也没出来过。”

“她对我娘做了甚么?”

常溪暮咬牙切齿,双眸欲裂。

罗清欢摇头,“具体的我不清楚,不过娘亲说,那个时候花师伯的身体就很差了。”

“在花师伯出事前,娘亲曾经偷偷去看见她,发现花师伯就藏在一个山洞里,已经绝食了数天。娘亲恼怒的逼迫她用膳,然,花师伯说了一句话。”

常溪暮不敢听,他是个胆大包天的人,出了岛后一直在刀尖上跳舞,很少怕事,就连不断被人追杀都不怕。

这会,他很怕。

“花师伯说,她欠师祖一条命,应该还给师祖,又说,她早该去陪常大侠了,常大侠孤单太久了。”

“等待娘亲再次去见花师伯的时候,花师伯已经...”

某种程度上来说,花重锦的确是自杀的,却绝非外界传言那般,是为了清誉自杀,且黄折月对花重锦的死亡也需要负责任。

见常溪暮垂着头不说话,罗清欢内心涌起了拥抱对方的冲动,她的手探出一半时,又不好意思的收回来。

“娘亲将花师伯的尸首埋在了那个山洞了,前夜,她已经告诉我山洞的方位,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你娘,好不好?”

常溪暮沉默了许久,站起来,跟在罗清欢的身后,深一步浅一步的走着。

习武之人对脚步声特别敏感,罗清欢立马注意到他的腿部有问题,停下脚步来,凝视着那条受伤的腿。

“你的腿是怎么回事?”

“谁伤的?”

那杀意激荡在半空中,让稍远处的飞禽走兽都纷纷逃离。

常溪暮苦笑,“逃亡的时候被毒箭伤的,药用完了,没及时医治。”

“谁伤的?”

罗清欢不依不饶的重复了句。

少年愣了一会,才开口,“你认识,锦绣山庄的欧阳飞羽。”

罗清欢微怔。

她自小记忆力就好,就算是个萍水相逢的人,也记得特别清楚,更何况这人时不时就对她大献殷勤呢?

难说这件事是否和自己有关,可对方下了毒手,她就饶不了对方。

“晚些时候我会回去,给你带伤药和吃食过来,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商量。”

常溪暮第一次傻里傻气的问,“什么事要商量?”

罗清欢放缓了脚步,像是在配合常溪暮的伤势。

“很多事。”

“难道你不想知道十五年前的真相?你相信你父亲毒杀了时饮无?”

即便对那个男人的了解来源于寥寥数语,可冥冥之中,常溪暮就有预感,当年之事另有隐情。他不是在自欺欺人,只是想到自己见过的,所有接触过常瀚海的人来判断,当年的事,也许和常瀚海无关。

“还有,方辞年为何要算计你,蓬莱派的灭顶之灾,清虚道人的下落,你都不想知晓?”

当然想知晓,不能太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