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无弹出广告 (感谢g兄的宝贵月票,)
进入邺城的当晚,刘毅便在州府大堂之中宴请一众文武,酒桌文化是华夏源远流长的传承之一,而在汉末这样的手法更是常见,对于增进属下与自己的契合度乃至提高他们的忠诚都很有效用,另一个时空之中曹操为了笼络关羽便是“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三日一小宴,却是不折不扣的帝王之道!英明的君主不会怕自己手下群臣结党相斗,反而怕得是他们铁板一块,真如此群臣便会拥有与之相抗衡的实力,时而拉拢这派打击那派,时而又反其道行之,这在华夏的历史之中是随处可见的,在帝王而言,臣子不斗他的江山是难以坐稳的,所谓和稀泥其核心思想就是平衡之道,臣子相斗的最终得利者也只会是君王!
难道似和珅这样的贪官乾隆皇帝真的就一点不知?为何每朝每代朝中相争总会称为不变的主题?抛开忠奸之分,这一切便是帝王在幕后加以因势利导的,你们斗的越是厉害,朕的回旋余地就会更大,不过在这其中也要有着一个度的控制,能不能把这个度控制好也就是昏君明君的标准,还有一点就是大方向上必须要能把握的住!
在这之中帝王本身所具的威望与震慑就会起到极大的作用,看看华夏数千年的历史就会发现明君一般都是开国之后几朝的帝王或者是在朝中大乱之后能够出手将之镇压的!而如今的刘毅虽还不是九!
宴席就是宴席,刘毅很少会在这样的场合提起军政之道,他只不过是在以轻松的口吻与一众群臣分享他南巡的经历,当然这是言者有心,听者有意,在这些经历之中他是会不轻不重的加上自己的看法的,目的很简单,包容可以,装糊涂也行,可这些事在孤心中都是清清楚楚,否则就是真糊涂了!至于听说之后如何行之你们自行斟酌着办吧,便算海纳百川有容纳大亦是有着其限度的,倘若真的过分孤对自家人都不留情,况乎别者?这也算得上是上位者与下属之间的一种默契!
别说宴上燕王是言之有意,就算他无心为之群臣都会花费心思好生斟酌一番,这揣摩上意之法乃是华夏为官的不二法门,如今燕王的心意已经极为明显,在座官员除了少部分之外亦多多少少会与之有些牵连,想必今日宴席之后回到府中的第一件事情便会是告诫家人切不可再有过分的逾越之举,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会更为谨慎!如此心情之下还有几人能抱着轻松的心态去欣赏眼前歌舞?